振兴中医刻不容缓 《大国中医 》为振兴中医提供养料
作者:周静 关注:
振兴中医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刻,从基础的中医校园科普工程抓起,消除祖国未来栋梁对中医文化的陌生感。让中医这个中华文化的瑰宝回归到国民健康的基础保障中,让中医这个传统文化里的璀璨明星在新时代里绽放出新的光彩,让中医药文化在"健康中国"战略中切实发挥重要作用。
2019年尾,一场特大疫情席卷荆楚大地,并逐渐蔓延全国。面对完全陌生的新型冠状病毒,面对数以千计的累加患者,前线医务工作者兢兢业业,夙兴夜寐。全国各地的医生和护士紧急支援武汉,这其中就有不少中医药工作者。危急时刻,流传数千年的中医药文化再一次被推上前台,发挥中医药文化的独特优势,在疫情防控与临床救治工作中发挥了至关重要作用。
从非典到新冠,中医始终兼善天下
非典和新冠都是都是全新的疾病,无论对现代医学还是传统中医药都是严峻考验。非典暴发初期中药汤剂多用于预防,但经过临床的检验,8种中成药很快被确定为治疗非典推荐药物。向传统中医论著中寻求非典的理论解析,与西医协作正式介入非典治疗,中西医学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新冠肺炎疫情来袭后,中国中医科学院特聘研究员葛又文根据汉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经典医籍组合出一个新的方剂——清肺排毒汤。经过在山西、河北多地进行临床疗效观察后,214例患者3天为一个疗程,总有效率达90%以上。2月7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关于推荐在中西医结合救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中使用“清肺排毒汤”的通知》。
无独有偶,据广东省药品监管局的审批信息显示,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在50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轻症病患中,经“肺炎一号方”一周临床治疗后,50%患者咳嗽症状消失,52.4%咽痛症状消失,69.6%乏力症状消失,总体症状明显好转,无一例患者转重症。中医药在此次参与抗击疫情中,在继承传统医药精华的同时,也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摸索出一条适合当地的药方,在疫情防治中切实有效。古老的中医焕发着新的生命力,成为抗疫的利器。面对全球疫情防治的不确定性,中医药文化也是与民众安全健康密切相关公共知识。
以振兴中医为号角,吹响中华文明全面复兴的乐章
自古以来,中医药在防治疫病上就发挥了重要作用。从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至明清时代瘟疫学鼻祖吴又可的《瘟疫论》,到现代中医药不断完善。中医药文化中关于处理大型流行疾病的经验弥足珍贵,通过早期干预、综合治疗的整体调节作用对防控突发流行性传染病具有明显优势。
中医药文化不是贵族士大夫专属文化,而是植根民间,为大众提供基础的医疗保障服务。在本次新冠肺炎的医疗和防治工作中,清肺排毒汤以强势的姿态向我们展示它的独特优势。虽然中医辩证繁复,味道苦口,但是在西医和西药束手无策的情况下,还是中医和中药率先让病人看到治愈的曙光。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自然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
《大国中医向经典致敬》为中医药文化普及提供养料
近年来,国家政策对于中医药的发展规划越来越重视,2019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在促进中医药传承与开放创新发展中提到“推进中医药博物馆事业发展,实施中医药文化传播行动,把中医药文化贯穿国民教育始终,中小学进一步丰富中医药文化教育,使中医药成为群众促进健康的文化自觉。”
课堂是学校育人的主要载体,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阵地。如何将中医药文化带入到课堂中去,既能引发学生了解中医药文化的兴趣,又能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一个核心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关心下一代委员会健康体育发展中心牵头成立了 “向经典致敬”《大国中医》科普系列丛书编委会,殚思极虑编著了《大国中医向经典致敬》系列丛书。以古今中医药知名人物为主线,述说他们以救天下苍生为己任的奉献精神,感受华佗、扁鹊、张仲景等历代名医救死扶伤的医德精神,同时领略中医的神奇和伟大。
振兴中医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刻,从基础的中医校园科普工程抓起,消除祖国未来栋梁对中医文化的陌生感。让中医这个中华文化的瑰宝回归到国民健康的基础保障中,让中医这个传统文化里的璀璨明星在新时代里绽放出新的光彩,让中医药文化在"健康中国"战略中切实发挥重要作用。